■ 京華鉆石 王統震 羅映寧
《不同態度,決定不同高度》概述:李蕓已在單位工作三年,一直未得到晉升。有一天,她忍不住找領導理論,詢問原因。領導并未著急回答,而是安排給她一項任務:“聯系近期到單位考察的客戶,詢問何時過來?”
她很快完成任務回來,并一一進行報告,但是具體可用信息卻只有“顧客下周到達”這一信息,除此之外,并無其他有利信息。領導沒說什么,叫來了另一員工——王怡,她雖只進單位2年,卻已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同樣的任務領走以后,王怡回來報告時事無巨細,從到達的具體時間、航班、住宿、天氣情況等分別進行了考慮。讓李蕓恍然大悟。
文中的女職員,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有了不一樣的狀況。有人一路扶搖直上,從職場菜鳥華麗轉身;有的則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默默無聞。文中的李蕓就是這樣默默無聞的姑娘。她不明原因,去找領導理論,然后一個看似容易、單一的任務被領導安排給了她和另一女同事王怡。任務內容是聯系客人來訪的相關事宜。結果大家都看到了,這個李蕓慘敗。過程和結果都顯而易見,那么這篇文章到底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
每一個崗位、每一位員工都是公司必不可少的元素,這全部的元素構成了公司正常運作的整個系統。這些元素里面既有“李蕓”也有“王怡”。每個人業務不同、職責不同、分工明確,才能彼此高效率的配合協作。
但是不同的職責并不意味著所有人的工作應該在本職崗位上安于現狀、停滯不前,無論在什么崗位,都應該隨時保持飽滿的激情,敢于創新、勇于創造,才能不斷提升自己,成為公司發展的中流砥柱,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李蕓就是這種安于現狀的員工代表,她并無差錯,但卻在自己崗位上默默無聞,沒有想過創新,沒有想過改變工作方式,只是一味的等待,等待升職的機會,等待領導的認可。殊不知,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無創新精神、一味因循守舊的人,只能白白錯失機會。
王怡則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她能夠在拿到任務之后,把任務認真拿捏,并做了拆解。我相信在她的腦子里一定有一套公式來應對各種任務。這個路子或許是有效的,是能很好地解決問題的。看似簡單的任務,她卻做足了功課。她想象了這中間所有的可能性并妥善安排解決辦法。這些都不是領導給她的,而是她自己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這是一種具有創造力的工作方法,會讓整個團隊得到更好地推進,這種能力是團隊所需要的。如果每個人都能如此,那么這個團隊就能產生更大的動能。我想,這種力量不是簡單的疊加,大家都如此做事是會產生化學變化的,團隊會因此受益,我們則在這個過程里不僅收獲了薪水、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們得到了成長。
此外,我們不僅要在工作中學會處理工作的方式,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順利地解決事情,我們還要解決“好”事情。這就需要我們改變自己的工作態度,從簡單平凡的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細節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細節會直接影響到辦事的成敗與效率,“優秀是一種習慣”,關注細節的人,才能在事情的處理上更加得心應手,大事的處理上更加游刃有余。
我們都處在工作的上升期,在這個本該拼搏的年紀,更應該切合實際,踏踏實實做事,積極主動工作,不能被動的等待別人安排工作,應該更加主動地去了解自己該干什么、怎么干,全力以赴為公司、為股東創造有利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得到領導賞識,才能獲得升職機會。我想,這也是集團十二條創業發展體會里說的:“只有正視自己的不足,才能強大自己”的真正含義。